点击上方“魅力十堰”订阅!
针对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工作,习近平总书记指出:“要用新媒体、新技术让工作活起来,推动思想政治传统优势高度融合。与信息化合作,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。” 呼唤,红笔创立于2014年9月,2015年11月开通微信公众平台,2018年3月入选“湖北省网络评价重点岗位”,逐步成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网络在线品牌,大学。
01
红色位置名扬四海
汉江师范学院依托“互联网+”优势,创新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路径。以马克思主义理论家、教育家、哲学家杨贤真先生的“红笔”精神为指导,建立了“红笔”在线评价阵地,并已广泛开展。网络舆论引导和网络文明传播着力做好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工作,培养一支弘扬红色精神、传播正确知识、传播正念的优秀思想政治工作队伍,和正能量,并创建“红笔网络”作为一所大学。网络思想政治工作品牌。
红笔网先后获得全国高校优秀网络专栏、“高校在线教育优秀作品评选展示”工作案例、湖北省十大基层在线评价岗位、优秀湖北省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成果,湖北省高校十大移动公共平台。1人入选创新互联学院网络教育名师支持计划,2人获得“百家网络正能量楷模”,3人获得“全国优秀在线审稿人”,1个项目获得“湖北好网民工程品牌”,1人荣获“
《汉江师范大学用“红笔”引领青春成长”“红笔在战疫中传递互联网正能量”等事迹报告和经验介绍文章在学习强国、荆楚网、“湖北互联网信息工作》等待出版。
02
坚持原创方向
九年拼搏,坚持,无悔。红笔围绕建党百年、党史学习教育、网络文明传播、社会热点等话题发表评论,贴近师生情感,讲故事在他们旁边。结合实际,先后出版了《坚定理想信念,永不做“学僧”》《真正的脱贫攻坚能发现“真题”》等一大批网络代表作。特别是在武汉军运会、疫情防控、南水北调工程开工周年等重要时间点,主动抢占网络舆论制高点,语音引导,扬旗拔剑,掀起风波。北京冬奥会期间,开设了“小青看冬奥会”和“冬奥速评”栏目,发表了数十篇网络评论作品,其中多篇发表在省级以上网站上。
坚持“内容为王”,打造优质网评文章,在重要时间点不失声、不失语。比如,在党的100岁生日前后,我们策划了一个名为“百年评论”的系列评论作品seo优化,在“小青看冬奥”和“冬奥快评”栏目发布了40多条快评”。庚子战“疫”期间,编发网络原创文章300余篇,及时宣传中央抗疫精神,点赞国家援鄂,歌颂防疫中涌现的英雄人物,讲述了党员干部在防疫抗疫中的故事。
多部作品入选“共和国追梦人”主题征文大赛,获得全国高校好消息奖。师生撰写的《今天讲爱国》、《英雄归来,让青春热血长存》等网络评论文章荣获湖北省季刊网络宣传好作品奖多次,10余部作品参加全国大学生评阅比赛,学生在第七、八届全国大学生评阅比赛中获得优秀奖,3人被评为“优秀指导教师”,学校荣获优秀组织奖。
03
学校重视创品牌
红笔网的成长和发展受到学校和政府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和关注。多年来,邯江师范学院始终坚持把“红笔网”建设纳入党的建设规划,引导“红笔网”等网络思想政治平台建设,持续提供人力资源。为“红笔”建设提供资金、物资和技术支持。比如,近日,学校将“红笔网”品牌写入一届党代会报告和“十四五”发展规划,将其列为年度党政工作的重点网站建设,并列入党委“红笔网”品牌建设。
学校自觉引导“红笔网”团队认真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,组织师生围绕党的百年华诞、党史学习教育、北京冬奥会。榜样人物要做好网络文明传播工作,围绕社会热点和校园话题开展舆论引导,贴近师生情感讲述身边故事,弘扬主旋律,传播正能量,不断巩固马克思主义在高校网络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。
坚持“大思政”思想,坚持用网评文章助力思政课创新。成立红笔名师工作室,开设红笔名师大讲堂网站建设,开设选修课《网络评论写作》网站制作,引导骨干师生深度参与网络文章写作和网络新媒体制作,培养和创造了20多名教师和学生为核心。一个在线评论作家团队。《思政课融合创新要把握好“三个度”》《用心谈“第一期招生思政课”》等20余篇 发表在 等主流媒体上。走好网络群众路线,融合网络舆论引导、网络思想政治教育、网络文明传播和网络文化建设,着力打造网络思想政治工作精品工程。
在过去的九年里,红币网发表了数千条深度网络评论。网站总访问量已达2000万以上,日均访问量1.8万。数百条短评和评论正在向中国、新华网、中华文明网学习。、荆楚网等国家、省、市各级媒体,出版转载。汉江师范学院依托“红笔网”阵地,积极探索网络思想政治工作新路径,着力打造网络思想政治工作精品工程,培育“政治素质强、理论功底扎实”的校园。 ,以及战斗和胜利的能力”。红色在线审核团队。